职位简介:
作为腾讯CDG事业群的多模态研究工程师,核心职责是研发图像、视频、3D生成及声学信号等多模态处理算法,设计优化现有模型以提升性能与用户体验,同时追踪CVPR、ICCV等前沿技术动态并实现产品落地。该职位要求计算机、AI或量子计算等专业的硕博学历,需精通PyTorch/TensorFlow框架及C++/Python编程,具备顶级会议论文发表或项目经验者优先,工作地点覆盖深圳、北京等主要城市。
简历及面试建议:
在准备腾讯多模态研究岗位的简历时,建议采用技术深度与学术成果双线并重的策略。首先在专业技能部分突出多模态技术的垂直领域能力,比如将’开发过基于CLIP的跨模态检索系统’这样具体的项目经验放在显眼位置,而非简单罗列’熟悉多模态算法’等泛泛表述。对于学术背景,如果拥有CVPR/NeurIPS等顶会论文,建议在简历第一页建立独立的’Publications’栏目,标注影响因子和被引数;若是团队项目,需明确说明个人贡献比例。工程能力方面,建议用量化指标展示性能优化成果,例如’通过改进Transformer架构使3D生成速度提升40%’。最后,不要忽视交叉学科优势——若具备量子计算或物理学背景,可以单独设立’跨学科研究’板块,说明这些知识如何辅助解决多模态问题。
面试腾讯多模态岗位时,技术深度与思维灵活性同样重要。准备阶段建议构建’技术树’知识体系:以多模态为核心,向上梳理CV/NLP基础理论,向下延伸至工程实现细节,横向联系3D生成、声学处理等应用场景。面试官可能会要求现场推导损失函数或讨论最新论文,因此需要熟记3-5篇标志性论文的关键公式(如CLIP的对比学习框架),并准备1-2个自己项目的技术难点剖析。遇到算法设计题时,建议采用’问题定义→基线方案→改进思路→潜在缺陷’的结构化表达,例如当被问到’如何提升视频-文本对齐精度’时,可先分析现有方法瓶颈,再提出引入时间注意力机制等创新点。对于工程实现问题,要准备GPU内存优化、分布式训练等实战经验。最后,主动询问团队在AIGC等领域的布局,展现技术前瞻性思考。
在线咨询
提示:由 AI 生成回答,可能存在错误,请注意甄别。